13861119411
|
潘国骏:专注于药物中间体研发的“分子建筑师”“药物是特殊的化学品”,化学合成药早已成为当今医药工业的“骨干产品”。当前,我们所使用的药物大多是有机化合物,采用有机化学合成方法制备。而有机合成的过程就如同建造一座大厦,只不过建筑主体变成了一个个小分子,合成化学人员像建筑师一样从事着被他们看作是“艺术”的分子建筑的精细工作,潘国骏就是其中之一。 潘国骏是南京六合人,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专业,于南京大学取得有机化学硕士学位,后前往美国科罗拉多州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并在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和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完成了两站博士后的研究。 2014年,潘国骏回国加入南京一家生物医药企业担任研发主任,凭借20余年有机合成研究经验,2017年1月,他着手创立南京合巨药业有限公司,专注于高级药物中间体研发。去年,他成功入选2018年南京留学人员科技创新项目择优资助计划和2018年度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 专注研判市场:“找准方向才能创业成功” 医药中间体是指在化学药物合成过程中制成的中间化学品,潘国骏形象地表述称:“如果将药品比作一辆汽车,医药中间体就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如轮胎或方向盘,把中间体拼接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药物活性分子。” “当前中国医药中间体市场容量约数百亿元,其按应用领域可分为抗生素类药物中间体、解热镇痛药用中间体、心血管系统药用中间体、抗癌用医药中间体等多个类别。”潘国骏表示,他将创业领域定位于高端医药中间体,正是看中其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两年前,潘国骏创立南京合巨药业有限公司,公司坐落于江北新区新材料科技园。“我从小在大厂长大,有故乡情怀,另外园区有完善的创新创业功能平台,对创业企业也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贴心的服务,因此就选择在这创业。” 创业初期,能否找准方向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企业成败。“氟代环丙烷类化合物由于合成难度大,供应商相对少,但市场需求量却较大。”得益于对市场环境的精准研判,潘国骏带领公司以氟代环丙烷类新型药用小分子的设计与合成为切入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了突围。至今,公司已开发出环丙烷类、桥环类等多个系列优势产品,现有库存产品240多个,和国内外60多家贸易商、制药公司、科研院所建立了业务往来,实现销售收入440余万元。 创新始于积累:“做研究要时刻保持技术敏感” 有机合成是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化学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功能的有机化合物。“在合成过程中,反应步骤越简练,合成效率就越高,产品就越有成本优势。”潘国骏将有机合成形容为“一项充满创造性的工作”,时常可以从中寻得创新的乐趣。 “这个化合物叫4,4-二氟丁酸,它的合成难度很大,合成方法一直未被报道,但它却是一个很有用的中间体,可应用于免疫系统疾病的新药研发。”根据多年合成氟代化合物的经验,潘国骏带领团队设计出了新的合成路线,顺利开发了该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方法,现已可以公斤级制备该化合物。 研究开发诸如此类的新产品是潘国骏的日常,面对未知与挑战,他的应对策略是保持开放的思考和不停的探索:在繁忙的创业事务中,他始终坚持每日跟踪阅读国内外最新文献,掌握领域内的研究前沿。在他的办公桌上,排列着多本写满分子式的笔记,上面工整记录着每一个设计产品的反应过程,他常会拿出本子研究反思如何精简反应步骤,做进一步创新。正是这些积累帮助他保持着科学研究的敏感性,从而实现持续创新。 学者思维做管理:“潘博和我们亦师亦友” “开明”“民主”,这是公司员工对于潘国骏管理风格的普遍评价,比起“老板”,他们更多称他为“潘博”。 多年科学研究经历使得潘国骏的管理也带有学者思维,他更愿意将公司打造成一个供员工学习成长的平台。“在做项目过程中,潘博总是知无不言,传授给我们很多经验。我们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上下级,还有师生情谊。”研究员陈书林分享说。 “我把公司取名为‘合巨药业’,有一层含义就是想合众人之力成就大事。”潘国骏尤其看中团队凝聚力,为此,他精心制定股权激励方案,针对性设置不同员工职业成长路径,坚持管理制度全员商定,致力于创立一家由所有员工共有、共治、共享的企业。 潘国骏介绍说,为了进一步培育“公平、进取、仁爱、自由”的企业文化,去年公司曾出台过一项规定:所有员工义务献血一次公司奖励1000元,每年限定一次。“我希望带领团队不仅实现财务自由,也能够力所能及地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合巨,寓意‘合成的巨人’”潘国骏表示,专注医药中间体定制合成可以帮助国内外新药研发公司提高研发效率,加速新药研发进程,保证新药更快进入市场以让患者受益。潘国骏期望,最终将公司建设成为真正的新药研发企业,研制出更多更好的本土创新药惠及广大患者。 |